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详情
为何说好作家不仅是城市文化记录员,更是城市气质发明者
来源: 文汇网      时间:2023-07-02 21:12:18

“那种特别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文章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散文特别有独特性的地方,应该在你情感或记忆里有深刻的印记,能够马上想到某一个细节、气息、场景、味道,要焕发你对世界的理解力。”日前,“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漫谈散文中的北京”直播分享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散文中的北京》主编张莉,作家周晓枫、韩晓征漫谈城市书写。

在张莉看来,作家不仅是北京城市文化的记录员,同时更是城市气质的发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比如林海音笔下的北京,她写自己坐着小毛驴去西山,写晒萝卜、涮羊肉,能感受到情感印记;比如邱华栋说“北京是一个梦想的培养基”;彭程《家住百万庄》让读者看到城里的五湖四海;袁凌《北漂记》从青年不断迁徙窥见当代青年城市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隅。

同样写北京,老舍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他这样倾诉对北平的感情,“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张恨水写的是北京城里的那些月季、茉莉还有石榴等京味浓郁的花儿。叶广芩对童年经验的回忆有让人落泪的超越地域的感染力,在个人表达之外思考这种感染力的来源,就会导向对“京味”这一“事”的考察。


(资料图)

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体现出城与人的双向奔赴,使得这座城市更带有情感温度和人文底蕴。周晓枫认为,文化积淀当然值得书写,但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小事、推动个人成长的内在支撑、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转折和内心投影都是值得被记录的。这些情感的触动不应该依附于地图上某个抽象的名字,也不应该封存于县志、历史之中。“世界如此之大,并不是舞台聚光灯下的时刻才值得被万众瞩目。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多么偏僻的地方,哪怕是密林深处,哪怕是地广人稀,依然有阳光普照,依然有它的黑夜,依然有它的生命,这些都是很值得珍视的瞬间。”

《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27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也有京味京腔、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喧腾繁华的北京,也有四季分明、郁郁葱葱的北京。书中所辑录散文划分为“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三部分,涵盖自现代以来不同代际的作家。

如何记录一座城市?如何在写作中结合地域特色书写,避免落入俗套?业内认为,是否结合地域特色要看文章本身是否需要这种特色。单纯的史料、县志的堆叠不是写作的合理状态,而是要将这些特色融入生命肌体,使之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

张莉以王安忆《比邻而居》为例,作品收录于张莉主编另本散文集《人生有所思》。“与常人的程式化认知不同,王安忆写邻居,却说没见过邻居,但是知道他每天吃什么,他们家的味道,今天喝咖啡,喝了茶,这两天身体不好吃中药,炒菜用的葱花姜蒜等,她能感觉出邻居是热爱生活的人。她调动了所有的感官,从一个侧面表现和想象邻居的生活。散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独辟蹊径,你要找到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法,但是你又能够表达我们大家都有的这种感受或者情感,这时候散文就有意思了。”在她看来,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三分钟的散文家,但是真正的经典散文家有着长久的影响力。像史铁生《我与地坛》,带给读者最深的感受是它充满了时间的沉淀、情感的沉淀、思考的沉淀,那就是足以开拓散文的、开天辟地的写作。

韩晓征引用“所有创造性的艺术必须源于某一场特定的土壤,闪烁着地方的精灵”一言,认为地方的土壤会养育一种文化,或是理解力、情感一类的东西,“就像张莉说好的写作会给某一个地标、某一个古迹一种增量。比如现在再看地坛就会想到史铁生《我与地坛》,再看戏台或者紫禁城就会想到周晓枫《紫禁红》。”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