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详情
“电子小猪”走红?“搏命式”直播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08-01 13:03:2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东 徐纯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电子小猪”在各大视频平台走红,成了吃播界的“流量密码”。这些“体重严重超标”的博主一边信誓旦旦“宣告减肥”,一边却在直播中胡吃海喝、暴饮暴食……早在2021年,大胃王吃播就被明令禁止,原因不外乎健康风险与不良示范。

近年来,网络主播“搏命式”直播现象并不鲜见。为了获得流量,一些主播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比如此前一个月不到,就有两名博主因直播PK喝酒,饮酒过量去世。此类悲剧每每令当事者亲人痛哭、网民唏嘘、平台被罚,这样的乱象早就“过量”,为何还屡禁不止?

需要承认的是,网络直播给普通大众“成功”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甚至可能“一夜成名”。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超过综合视频成为仅次于短视频的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

早在2017年11月,“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在直播时坠亡,坠楼视频记录下他最后的一声惨叫,#吴永宁坠亡前影像曝光#一度登上微博热搜。2020年6月,沈阳一名“大胃王吃播”男子在准备直播时突然出现身体发麻、头晕等症状,医院连续7天抢救,仍没能挽回其生命。2020年7月,为了和“黑粉”赌气,一名网红在上海外滩观景平台开启直播后跳入黄浦江,所幸民警迅速将男子捞起并送医,才避免了更加严重的后果。不过在直播平台被快速封号前,就已有1000多名网民为直播“点赞”……

面对诸如此类的网红直播乱象事件,我们惋惜生命、“哀其不幸”,也不禁“怒其不自省、不自重”。

网络直播看上去门槛很低,“只要有一部手机,人人皆可直播”,但实际上,没有过人之处很难脱颖而出。若没有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却偏偏还想吃网络这行饭,由此剑走偏锋,甚至拿自己的健康与安全当赌注,最终只能换得一声叹息。

不过,乱象屡禁不止,网红主播显然仅仅是其中一环。当乱象之轮转动,暴露的是整个直播行业扭曲的生态,其中的每一环,部分网民、平台、机构恐怕都难言无辜。

在很多网红的圈子里,流量是最受倚重的资本。上述直播乱象中,网红整狠活、亮大招,有时不惜损害自己的健康,冒生命危险,无非都是为了收获流量。在观看直播的观众中,不乏一部分用户因为病态心理,通过起哄和“打赏”,让主播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伤害,从而获得一种虐待他人的快感。网民选择观看什么样的直播,看似是个体自由,但当其追捧暴饮暴食、挑战高空极限等具有相当危险性的直播内容,也在无形中成为催生悲剧的帮凶和助推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直播PK喝酒的“三千哥”去世后,一张疑似其账号的截图显示,该账号的认证是“深圳市某传媒公司”。尽管相关公司否认,事实待查,但不少网红背后存在MCN机构也是实情。同样不可逃脱的是直播平台。不被管控的极端行为往往是引流的利器,同样也是默许将猎奇、冒险做成了生意,并异化为对自虐乃至自杀的公开展示甚至鼓励。作为利益关联方的网络平台,自然难辞其咎。

扭曲的生态带来扭曲的后果。

直播乱象成风,对行业来说,一旦陷入低俗化的泥淖,内容生产变得粗鄙不堪,戕害的必然是整个行业。不仅如此,一出出悲剧已然让问题从线上走到线下。

治理直播乱象实在不是什么新话题,而相关治理工作不能单靠主播自觉和媒体曝光,作为直播平台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平台真正重视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以“流量”和“价值”为由无视网络健康安全,网络直播乱象的治理步伐才能迈的更快更稳。此外,也应进一步强化监管,划出红线,明确底线,倒逼平台和从业者自律,才能彻底斩断畸形直播背后的利益链条,铲除直播乱象的生存土壤。

当然,终止直播乱象也离不开每一个网民。有专家就曾建议道,作为网民,当我们看到有不良诱导的“搏命式”直播内容,我们就可以举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严于律己,不为猎奇而追捧、打赏,不为出位行为而喝彩,相反,对违规直播能勇于说“不”,恐怕相关乱象也就因没了市场,自动消亡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