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详情
2023七夕节,天津人真用心了!
来源: 津云      时间:2023-08-23 14:36:35

七夕节,在红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20对新人在这一天领取结婚证。(记者 张立 摄)

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赋予了七夕节独特的中式浪漫氛围。今年的七夕节,本市红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里劲吹“国潮风”,为当天结下金玉良缘的众多新人们打造了一场充满纪念意义的颁证仪式。

登记大厅现场,新人们携手宣誓,共同许下爱的誓言,憧憬美好的未来;天津市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向新人讲述“中国的情人节”,寻觅着典籍里的爱情;“全国最美家庭”的代表向新人们传授爱情“保鲜”的经验,与新人们共同分享如何用心经营婚姻、用爱呵护家庭。


(资料图)

你会发现,似乎全社会都在为了年轻人的幸福大事而忙碌着。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民政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3万对,创下自1986年以来公布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时的56.6%。

如何为年轻人的婚恋创造更加友好的氛围、提供更好的服务?记者在红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里找寻着答案。

七夕领证 有浪漫更有庄重

七夕节,是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和“520”一样,年轻人纷纷挑中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喜结良缘。在红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今年七夕节当天有220对新人手挽着手成功办理了登记手续。平日里,每天办理结婚登记的数量为20多对。

为了积极推动婚姻移风易俗改革,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让来自祖国多地的新人们都能感受到天津人的实诚与热情、红桥区的高效与温馨,该登记处精心组织,用心准备,提前将登记大厅以红色挂件点缀,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及证件识别等设备完成调试,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登记环境。

红色装饰品点缀在登记处,透着喜气。(记者 伊健 摄)

红彤彤的中国结透着喜庆,绽放的玫瑰花表达浪漫。全国最美家庭的代表赵永华、孙秀兰夫妇向新人们讲述着一段段冒着“人间烟火气”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夫妻和谐相处之道,是经营婚姻家庭的“秘方”。典籍里对于七夕节有哪些记载?古人的爱情观又是怎样?天津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郭锐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带领着新人们一起找寻典籍里的爱情;婚姻登记处更是“娘家”,“娘家人”为当天领证的新人们精心准备了“嫁妆”,礼物虽俭,却饱含着暖暖的深意,体现着“民政为民”的情怀。

这场简约而不简单的结婚宣誓颁证仪式,让新人们对结婚登记和婚俗文化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明白一纸婚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浪漫,还有相守、责任与担当,也让在场的亲朋好友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个新家庭的诞生。

“二位的结婚登记流程已全部办理完毕,这是《结婚证》,祝福你们百年好合。”登记员刘垚将两本红彤彤的《结婚证》交到了新人的手中,从按下钢印的那一刻起,他们正式结为了夫妻,成为彼此靠得最近的亲人。整个过程庄严而神圣,拿到《结婚证》的小两口彼此凝视着对方,既激动又充满幸福感。

红色装饰品点缀在登记处,透着喜气。(记者 伊健 摄)

杜鹏和雯丽是当天领证的一对新人,新郎是一位民警,新娘是一位护士,二人同龄,2021年底经人介绍而相识。相识之初,正赶上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时期,杜鹏时常要加班加点深入社区值班巡逻,雯丽也要协助社区居民做好核酸检测,二人分别居住在红桥区和南开区,各忙各的,差点就断了线。

介绍人真替他们着急,担心“撂凉”了,就从中穿针引线,终于让这段美好的姻缘没有中断。雯丽说:“我以为他把我都给忘了呢……就在今年2月14日,他还懂得给我送一束玫瑰花。”就这样二人越走越近,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认可,于是就商量着赶在七夕节来领证。“七夕节领了证、国庆节办婚礼,我们的新生活就此开始啦。”杜鹏拉着爱人的手,沉浸在幸福之中。领到“红本本”的时候,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今天圆满了!终于圆满了!”

工作人员为结婚证加盖钢印(记者 伊健 摄)

红桥区民政局婚姻收养登记处负责人王玉洁感慨地说:“之前,这对年轻男女还仅仅是恋爱关系,但就在今天,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由朋友、知己、情侣转变成爱人、夫妻、亲属。”我们总会认为,办理结婚登记只是履行一个过程,但细细品味这个庄重的流程,从初审、受理、填表、问询、登记到颁证,这不仅仅透着喜悦与浪漫,更有着浪漫背后的庄重感。

结婚登记人数减少 需要客观看待

从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到热心志愿者及广大市民,大家都在为新人们的婚姻大事默默付出着,为走进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们鸣掌恭贺,婚姻登记处的用心、用力、用情,更是深受新人们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近年来我国的结婚登记人数持续减少、结婚的平均年龄日渐后延,单身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等现实问题。今年6月,民政部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的结婚登记对数是683.3万对,创下自1986年公布结婚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这也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之后,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行创下的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时的56.6%。

对于这组数字,需要客观看待。红桥区民政局副局长党秀龙说:“从日常工作中我们就能看出结婚人数是下降的,这主要跟适婚人群总量的减少有关。”当下办理婚姻登记的主力人群以“95后”为主,“00后”不断增加,但这一年龄段适婚人群的总量也在减少,特别是在城市,这一现象比较明显。例如,1995年全国出生人口约为2052万人,到了2000年是1765万人,到了2005年是1612万人,这期间虽然时有起伏,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更应该看到,与前辈们相比,当下适婚群体的择偶观、恋爱观、婚育观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新人们赶在七夕领取结婚证,脸上洋溢着笑容。(记者 张立 摄)

1996年出生的女生陈萌(化名)在父母和家人的眼中还是个孩子,但悄然间,自己已经迈进了“大龄”的门槛。论学历,她是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论事业,她是知名互联网大企业的业务骨干;论颜值,拥有高挑的身材配上秀气的面庞……在父母看来,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在谈婚论嫁这件事上竟然犯了难。陈萌说:“婚姻能给我带来多少获得感呢?我不确定,但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的确让我很知足,对婚姻的可替代性逐渐增强。”陈萌眼看着她的同学们一个个相继步入了婚姻殿堂,通过交流也发现:“结婚以后,女性往往在家庭生活中投入的精力比较多,自身的现状、自己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相比于女生,男生面对婚姻时的经济压力相对比较大。1997年出生的李凯(化名)坦言:“以我目前的收入来看,还不足以给妻儿更好的生活。”他担心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婚后生活。李凯目前在一家金融机构从事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在外人看来,他算得上高薪白领,但实际收入并不“给力”,扣除每月的房贷和日常开销,几乎没有存款,偶尔还要接受父母的“支援”。他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深入我心,婚后我要担起养家的责任。但就我目前的收入状况看,我还不太具备给对方足够依靠的能力,因此,结婚这件事还得先等一等。”

党秀龙说:“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婚姻友好型社会,在民政窗口一线,我们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喜结连理,同时为有需求的年轻人提供心理情感咨询,为新人们提供婚前辅导及家庭辅导,尽心尽力做好家庭文化传播和婚姻矛盾调解,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跨省通办 在天津“就地领证”

为了给适婚人群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民政部门也是下足了功夫。继2021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后,自今年6月1日起,本市又推行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试点工作,包括北京、河北、山东等21个省区市在内的非天津市户籍的双方居民,都可以在天津“就地登记”了,只需凭居住证、双方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及照片即可领取到《结婚证》。

新人们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幸福。(记者 张立 摄)

由于是试行政策,目前暂试行至2025年5月11日,这一新方案给双方非天津户籍的居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婚姻登记渠道。在七夕节的颁证仪式上,一对外省籍新人就领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红本本”。

新郎李先生是陕西咸阳人,今年31岁,爱人是江苏连云港人,两人同在一家公司上班,一个跑业务、一个管行政,经长时间接触后,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二人已相识两年多,但因为种种原因,领证和婚宴这两件事一直耽搁着。“租房住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考虑今后会长期在天津工作,就想在公司的周边地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为了缓解贷款压力,需要我们俩共同来偿还贷款。”李先生说,“但《结婚证》迟迟没办,买房这件事也就无法提上日程。”

按照此前的政策,像李先生和爱人这种“人户分离”的情况,双方只能在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王玉洁介绍说:“记得这位小伙子曾来电话咨询过,问得非常详细。了解了他们二人的情况后,我们告诉他现在已经有了新政策,小两口不用舟车劳顿,在我们天津就能领到《结婚证》了。”

“放在过去,办理结婚登记必须回老家,又是婚姻大事,必然是陕西、江苏两地跑,免不了还要请长假宴请宾朋。”李先生说,“这次我们把双方父母拉进一个群,把在天津结婚登记的全过程拍成短视频和照片,分享给他们。这下好了,不仅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与支持,还省下了不少时间和费用。”

党秀龙告诉记者:“自今年6月1日试行婚姻登记的‘跨省通办’以来,我们着力让新人们感受到天津的热情、红桥的爱心。按照民政部和市民政局的要求,认真落实好资料审查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切实为新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从七夕节结婚颁证仪式的举办,到婚姻家庭的辅导服务,再到普及婚姻家庭的法律知识……发生在津城的一系列婚俗改革举措,正在给新人们带来崭新的婚俗体验。不用“排场”,无需“奢侈”,在简约、温馨和浪漫、喜庆的氛围中,也能找到隆重的仪式感和庄重感。(今晚报记者 伊健)

标签: